渝州公益第三届理事会二次会议顺利召开
来源: | 作者:pmo5c7961 | 发布时间: 2021-07-10 | 589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乡村振兴 公益同行

 

昨天上午十点,重庆渝州公益事业服务中心(以下简称渝州公益)第三届理事会二次会议在长寿区葛兰镇湾邱村(原中坝一组)召开,本次会议以实地考察切实了解乡村振兴的痛点和难点,理事们都提出各自的意见和建议。本次会议应到理事7人,实到理事6人,请假一人,两位监事列席本次会议,符合法定人数。

 


本次会议由渝州公益副理事长刘鸿雁主持。渝州公益理事长黄国权、重庆港中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鸿雁、重庆锋语律师事务所主任胡敖宁、重庆能量守恒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谭迎春、重庆天阳吉能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、总经理王超、央新文化(重庆)有限公司总经理苏醒、重庆十二生肖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高敏、重庆工商大学教授王栋参加会议。

 


理事长就贵州镇远项目和重庆项目做了报告。

乡村振兴,首先的“人”的振兴。

在镇远项目中,就留守儿童、留守妇女、留守老人的照顾做了公益服务创新模式探索。

项目组通过各种尝试,留守妇女定时定点来到工作室做手工工作,既给家里创收,也有时间照顾家中老人、小孩,让农村里的留守妇女生活更稳定。

对于留守老人来说,最需要的是子女的关心。子女常年在外,极少打电话回来,老人幸福感低。通过项目组前期需求调研,制定一对一照顾的模式,在寨子里征集培育志愿者,以极少的补贴,实现一对一结对子,每位志愿者一周最少上门服务二次,解决老人日常生活所需,连接老人与子女的交流,增强老人的幸福感,老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大为改观。

 


乡村振兴,也要考虑商业接地气。

一行人就已经规划为振兴乡村“后花园”的葛兰镇湾邱村落地实践“网格化养老”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,以公益连接商业发表意见。

商业部分要从自然环境、配套、医疗、人的活动体验等方面去考虑,而公益部分则需要从实施的理念、服务的方式等去实践。农村场所自然条件好,是养老的首选,是乡村振兴值得去参与的重要领域。公益要走得长远,更需要接地气的落实实践方式,以网格化养老”为例,要契合养老人群需求,提高生活品质,还能够促进一方经济的发展,人的意识水平的提高,这也是公益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。


关于我们
  • 第三届“明新成长计划......

    本次培训计划招募33名助残组织/机构或涉及残障项目的工作人员,有意愿长期从事残障工作及志愿服务的人员,每一个报名人员都需要由组织推荐,不接受个人报名。